当下,高空间流动性呈现常态化。在高铁、地铁、飞机、影院、商场等公共空间,人们基于某一共同的需求,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着聚集和流动。
陌生人与陌生人相邻而坐,有融洽、愉快的交流,也有紧张、不欢的摩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发生在公共空间中的冲突不时登上热搜,并隔三差五冲进公共视野,不断地被网络放大镜聚焦和审视,以至于人们不由自主地形成一种印象,即“特定的公共空间+冲突”必然等于热搜,特别是当一些冲突还涉及“熊孩子”,那几乎等同于破解了流量的密码,公众的情绪神经被击中和挑动,舆论场也会不时呈现撕裂和对立的态势。
实际上,呈现在公共空间中的冲突,只是我们肉眼所见的显性问题,其背后隐藏着致使“冲突”屡屡发生的真问题。这些问题绝不可在嘈杂的喧嚣声中被遮蔽和淹没,也不可在囿于标签化思维的争议中出现偏离和失焦,更不可在不同群体的情绪对立中被放大和利用,亟需我们厘清和明确。
这极为关键,是我们统一共识的基础,也是我们化解冲突的前提。
(一)到底是谁的公共空间?
上车后想要休息的乘客认为车厢内应保持安静,制造噪音的乘客违背了“公共场所禁止喧哗”的基本公共行为规范。但有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噪音区别看待,毕竟幼儿的哭闹与大龄儿童的打闹和成年人的喧哗比起来,更应得到理解和包容。
因为拉遮窗帘、手机充电而发生冲突的双方,则都认为自己的权益被伤害、没有得到照顾,而互不相让。
无视规则而强势霸座者,脱鞋脱袜、踢踹前方椅背者,大概也很少会去想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是坚持认为自己理应被让座、被照顾、被包容。
……
我们看到,在公共空间中,因不起眼儿的、鸡毛蒜皮的一桩桩小事而引发的冲突,几乎都涉及一个问题——“公”和“私”的界限和让渡问题。
现实情况是,冲突一起,身处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总是坚持“自我优先”的原则,缺乏相应的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以至于公共规则不被遵守、公德底线不被恪守、公共秩序不被维护。
必须重申,个人权利得到伸张的同时,相应的公共意识也应得到提升。
公共空间,人人共享,它既不属于任何单个的人,也不属于任何单一的群体。其公共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具备良好的私密性,亦不可能只服务于一部分群体,更不可能完美地满足每个人的个体需求。
因此,实现公共空间的和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需要个体作出相应的让渡。只有在个体的权益让渡和彼此的换位思考中,个体权益的连接和互动才会更有弹性,公共空间才会有更大的包容性,冲突也才会得到一定的化解和消弭。
(二)到底是谁与谁的冲突?
无差别对待发生在公共空间中的不同冲突并不可取,具体冲突须具体分析和对待。而且,在讨论和争议中也不应轻易地贴标签,标签化思维易将问题简单化,甚至带偏舆论,无助于冲突的真正解决。
这里,我们以舆论关注的“熊孩子”和“厌童症”讨论为例。一般情况下,冲突起因一旦涉及“熊孩子”,极易形成爆点话题;而“厌童症”的标签也容易误导部分人对孩童的看法,无助于儿童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日前,作家苏小懒带孩子乘高铁,孩子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却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她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自己有被冒犯感,并向12306进行了投诉,呼吁公众要对婴幼儿有不同的包容度。
事件引发了关于“熊孩子”和“厌童症”又一次白热化讨论。但在讨论中,无论是“熊孩子”的帽子,还是“厌童症”的标签,都概括不了复杂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
不分孩子年龄、无视具体场景的标签化讨论,易掩盖冲突背后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不同于家长的监管失职,家长已尽力安抚,但幼儿情绪和行为很难控制,此时的哭闹理应该得到谅解和包容。如若幼儿被扣上“熊孩子”的帽子,不免有失社会理性,也不符合人之常情。
而对于“厌童症”,是厌所有孩童?还是厌部分“不合作、不配合”儿童?又或是厌恶家长的监管失职和不作为?这些应分别而看,并加以警惕。这背后涉及社会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也涉及公众对儿童天性和其活动行为的正确看待和认知。
因此,当公共空间中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再发生,我们应当首先明确到底是谁与谁的冲突,而不是对冲突进行泛化的、笼统化的、标签化的讨论,以避免导致舆论进一步撕裂、共识愈发难以达成。
(三)到底是谁在营销冲突?
我们必须看到,对发生在诸如高铁、地铁、飞机、影院、商场等公共空间中的冲突事件,特别是当冲突起因又涉及孩童时,舆论场会表现出异常的敏感性。
相关冲突报道连续不断,在价值多元和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讨论和争议也连续不断,传统观念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亦难汇聚共识,共识难以达成,对立、撕裂情绪不断发酵。
在部分媒体平台上搜索“熊孩子”“厌童”等词汇,相关炒作视频大量存在。一些社交媒体和平台账号正是“拿捏”了舆论的这条情绪神经,不断刺激,刻意炒作、营销发生在公共空间中的不同冲突,甚至还编造“冲突”事件,以博取关注、赚取流量。
随之,拉踩、引战等网络暴力时有发生,极化思维和刻板印象愈发明显,表现出来的是,诸如“给孩子吃安眠药”“整治孩子的100种方法”等对于“厌童症”“厌老症”的极端化讨论,舆论场分化不断加剧。
显然,这无助于公共空间内共识的汇聚和冲突的化解。
日前,中央网信办再为“自媒体”划定13条红线,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规范账号运营行为、限制违规行为获利等红线,包括在内容上要求“自媒体”不得集纳负面信息、翻炒旧闻旧事、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消费灾难事故等,都对于清理自媒体刻意营销“乘客冲突”“熊孩子”“厌童”等乱象有很强的针对性。
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公众也应认清并警惕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刻意营销相关冲突事件的现实,不被裹挟、左右和利用。
在当下价值多元、情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权益在一定的公共空间中会相连、相接、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会有冲突,几乎在所难免。
但明确重申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空间内人员做到换位思考,坚持对具体冲突具体看待,不作泛化、标签化的消极讨论,坚决不营销相关冲突事件……只要真问题不断被厘清,社会共识不断被汇聚,发生在公共空间中的冲突才会有真正被化解和消弭的可能。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