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3岁的罗文义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惠民街道的居民,日前,他乘坐织金县组织的免费外出务工大巴来到浙江,开启了新一年的务工旅程。
罗文义常年外出务工,他在今年春节前回到老家织金县,计划过完元宵节再外出务工。像罗文义这样的就业状况,被登记到毕节市全口径劳动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上。“回到老家后,平台就会显示他处于待就业状态,提示街道办安排后续就业服务工作。”织金县惠民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晏义军介绍。
罗文义说,春节假期后,街道办工作人员通知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几场专场招聘会,几经考虑,他选择去一家沿海省份的建筑企业务工。“我做的是木工,每个月工资有5000元,感谢政府提供平台帮我找到工作。”他说。
罗文义快速找到工作,离不开毕节市搭建全口径劳动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建设。为提升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毕节市在去年4月启动建设全口径劳动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辅助搭建就业、社保、维权等微信小程序平台,涵盖了劳动力信息、求职招聘、岗位推荐等多个功能板块,以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帮助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带动更多老百姓稳岗就业。
此外,利用大数据集成分析功能,该平台还能统计区域重点人群需求,帮助县区一级智慧决策,推动劳务输出返岗服务工作的开展。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卯升斌介绍,威宁县在今年春节期间及时利用该大数据平台登记了外出返岗群众的需求,监测到通过自驾返岗的务工人员较多,于是有序组织了外出务工人员自驾返岗,涉及1300余辆私家车和4000余名务工群众,并帮助这些群众落实了有关的交通补贴。
“大数据平台通过实时的智慧统计分析,助力各基层有关部门落实好就业服务工作,提升就业服务的效率。”毕节市就业局局长陈环介绍,下一步,毕节市将依托该平台,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通过集成求职、劳动维权、代办服务等功能,进一步高质量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