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很多人如同浩瀚汪洋狂风巨浪中的一片浮萍,随波逐流而力不能及,在起伏跌宕的大环境中奋力自救却又倍感无力。
【资料图】
这时候,经济学者就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群体之一,因为在老百姓眼里,他们既是能教别人搞钱的“专家”,也是能在高端论坛开坛布道的“有识之士”。
可惜,老百姓总是失望,经济学者总是被骂!
当然,经济学成为“显学”多年,几乎每一个成名的经济学者都被骂过。连德高望重的经济学泰斗级人物都曾被骂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更遑论那些媒体曝光度高、观点层出不穷的经济学者。
被骂,不是问题,为什么被骂才可能是问题。
比如,从直觉判断,高房价掏空了老百姓的“六个钱包”。“房奴们”负债压力过大,就会压缩消费开支,所以只有把房价打压下去,消费市场才会得以提振。这个说法很符合“常识”,但却不是事实,相反在我们国家,每当房价上涨时,往往正是消费市场最旺盛的时期。
这个观点是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的经济研究结论,但由于老百姓对高房价抱有强烈的负面情绪,赵教授每次公开说这个观点,都免不了被骂“开发商代言人”、“无良学者”,甚至一些演讲内容被断章取义成“想要拉动消费,给年轻免费发房”。
比如,去年5月份召开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经济学者李稻葵一句“过去两年(抗疫的)伟大胜利,为每一个百姓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十天,平均每年5天”的说法招来一片骂名。
其实李教授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保经济就是保生命”,他发心是为了稳经济。而且在建议“保消费”时,提出要保物流通畅,以及对受影响的百姓直接给予现金补贴。我倒觉得,在当时的环境下能提出“现金补贴”群众的方式,已经可以奖励一个鸡腿了,嗯,至少也得一个鸡爪。
比如1月8日,孟晓苏在一次公开采访中说:“中国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元,如果有1/3拿出来恢复对房屋、装修等购买,中国经济不就能顺利恢复了吗?”这句话让深受高房价之苦、生活水深火热的老百姓把他骂上了热搜:我们生活都这么难了,你还让我们买房?
但坦白说,房地产领域其实是孟晓苏的主场,他被媒体誉为“中国房地产之父”是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者之一,我国的商品房市场发展壮大与他不无关系。
在2月4日某论坛上,孟晓苏公开炮轰“部分”Y企G企:保Z房任务层层布置,却无人执行。这一次,他有发言稿,获得了网民一致力挺!
比如那个说“谁家里没有50万”的陈浩,还有那个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的农业大学教授。
他们是真的水平不足!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