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市大足区落下帷幕,在为期3天的论坛中,百余名中外文物保护专家集思广益,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献智献策。这场高标准、高水平的国际盛事受到众多参会嘉宾的点赞。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董文强说,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工作安排得很细致,为众多学者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资料图】
“大足的石窟寺保护工作做得比较科学、持续,石窟寺病害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我认为这是我国大型石刻群保护的一个典范。”兰州大学教授堪文武说。
“本次论坛规模大、级别高,设计石窟寺保护的话题众多,引起了国内外业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复旦大学教授王金华表示,本次论坛办得非常好。
“承办这样大规模的论坛非常难,无论是专业工作者,还是当地政府,或是服务论坛的志愿者,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说,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位参会者留下了很好的记忆。
在本次论坛中,除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也是论坛现场的一道靓丽“风景”。
作为志愿队伍中的一员,从大足区宝兴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前来支援的苟玥从8月16日开始就参与到了论坛的前期准备工作中。17日,参会嘉宾陆续抵达,她和同事们进行了一对一接机服务,她负责的是德国的格桑·施婉特丝(Gesa Schwantes)教授的外事服务,论坛正式开始后,由她全程陪同嘉宾,做好翻译沟通工作。
“能够在这样一次大规模论坛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我感到非常高兴,此次论坛为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希望未来能够更多人来到大足,欣赏大足石刻的美好。”苟玥说。
“首届论坛落户大足,是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以及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足区107万人民热切期盼、积极努力去推动的践行。”大足区委副书记罗晓春说,为了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大足区经过了半年的紧张筹备和两个月的集中攻坚,共有160余名工作人员全情投入,140名志愿者全程协助。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编辑:王光建
责编:秦雨
审核:宋岩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